苏州劳动保障18大举措惠在百姓
今年以来,苏州市劳动保障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形势、建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工作亮点频出,而且都是体现老百姓民生民意民情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18大举措,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年苏州劳动保障工作的新进程。
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取得阶段性成果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就业困难群体等10类人群,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三年内予以租金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和各类自主创业实体,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符合条件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人员可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万元至10万元,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最高可贷款200万元。 年16个市区创业孵化基地共带动近700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对区级使用创业引导性资金对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减免租金给予补贴。大市范围内创业培训8095人,成功创办企业2383人,新创造就业岗位10909个。
在领失业金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喜拿动态物价补贴
市政府出台 《关于对低收入居民实行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动态补贴的办法》后,市劳动保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对在领失业保险金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了今年1-6月的物价补贴。至9月底,市区按相关规定的补贴标准35元/月?人,在领失业金人员13.08万余人次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21.15万人次受惠,共计发放1至9月动态补贴近1200万元。
为被征地农民织好织密保障网
年初,关于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人大议案交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市政府于1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重点对部分年龄大、文化低、劳动技能差的被征地农民进行长效保障。意见提出了扶持被征地农民的四大举措,一是完善扶持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二是完善劳动适龄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保的政策措施,三是完善征地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待遇适时调整机制,四是完善面向被征地农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下调医疗、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3亿元
根据苏州市区医疗和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结余情况,下调市区城镇职工医疗和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征缴费率,进一步为企业减负。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苏州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征缴费率降低1个百分点,由现行统一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9%缴纳下调为8%;城镇职工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征缴费率降低0.5个百分点,由现行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下调为0.5%。在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下调期间,职工享受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待遇不变。此次调整预计将为企业减负3亿元。
为大学生撑起“医保伞”
从今年9月1日起,苏州市正式启动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缴费工作,苏州市大学生均将被纳入苏州的医保体系,这意味着苏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填补了苏州医保覆盖人群最后的空白。2009年苏州大学生医保的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80元,其中学生个人缴纳40元,学校缴纳40元。在待遇享受上,参保大学生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费用在一个结算年度,以20万元为封顶线分段结付,其中10-20万元结付比例达到90%,且不需要自己垫付任何医疗统筹费用。同时,患重病大病、个人自负负担较重的大学生,每年还可享受最高2万元的医疗救助。
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有了工伤保险“安全网”
自年2月1日起,我市实施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的所有建筑企业,均应为本企业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其缴费以建筑项目为单位,按工程项目类别和工程总造价计提。目前,全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33569人,基金收入757万元。
在全国率先构建统一的医疗救助体系
年1月,我市制定出台《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将由卫生、民政、总工会、残联等部门分散管理的医疗救助对象统一纳入社保部门管理,整合了政府医疗救助资源,建立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医疗救助衔接制度,完成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待遇的同步结算,对困难人群实施保费补助、实时救助、年度救助的全过程医疗救助。社会医疗救助新规实施后,费用免缴人员达到8809人,同比递增112%。
参保职工社保关系转移实现无障碍“接力”
今年我市加紧研究实施大市范围内社会保险关系网上异地转移,实现苏州大市范围社保关系异地转移无障碍 “接力”。参保人员在办理全市范围内异地转移时,不再需要至接收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纸制《社会保险异地转移接收函》,免除了往返奔波,效率将大为提高。
同时,今年首次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网上认证,以后退休老人每年只需在规定时间至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 “报到”一次即可,极大地方便了退休人员。
建立完善协调劳动关系联动机制和防控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劳资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建立了5项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机制,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建立全市统一的受理案件计算机处理平台,同时相继建立了由市劳动保障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共建的劳动纠纷处理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和由市劳动保障局与市外经贸局、市台办、市工商联共建的行业协会、商会联动机制。
由于工作方式得当,今年来全市13000件劳动争议案件没有引发一起群体性事件。
全面推进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
我市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重点保障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我市以市(县)、区为一级网格、乡镇、街道为二级网格,以150-200家左右的单位为三级网格,确保每个用人单位都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管理覆盖之中。目前,我市本级和12个市(县)区全面实现网格化管理,划分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109个,三级网格795个,已上岗网格化管理协理员816人,采集用人单位基本信息38677户,调解简单劳动纠纷441起。为构建苏州“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和谐地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实现市、区两级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全覆盖
为全面提升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水平,缓解劳动争议案件连年递增的情况,苏州市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从今年4月起,在短短半年内,苏州市本级,十二县级市、区均已完成了仲裁院的机构设置,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两级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的全覆盖。
给企业培训补贴和减免技能鉴定费
市劳动保障部门积极服务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今年12月起,对经企业自主申报、核准列入试点开展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企业,按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分别给予企业300元/人、500元/人的培训补贴;对经企业自主申报,核准列入开展企业内外来及农村劳动力岗位技能培养的企业,按培训合格人数,给予企业200元/人的培训补贴;对列入开展企业内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企业,职业技能鉴定费减免30%;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帮助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需核发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鉴定费减免30%。
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提升发展内动力
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培训师队伍是市劳动保障部门为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目前,苏州已有295名人员取得国家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90%从事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和培训工作。市劳动保障部门又从中选拔了一批基础好、有实战经验的人员组成“苏州企业培训师讲师团”,目前已为13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培训,直接受益人达8000余人。
为灾区学生提供五“免费”四“保障”
今年6月初,苏州技师学院接收了30名来自地震灾区四川绵竹的学生。学校对灾区来的学生实行住、吃、用、教材、衣服 “五免费”,生活、医疗、学习、人文关怀 “四保障”;为他们配备了最好的老师,暑假为他们补课。 6月20日,市劳动保障部门在全国首开先例为这30名技校生办理了少儿医保参保手续,灾区学生不需出任何费用,在参保的当日即可享受与我市少年儿童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这使得患骨质瘤的灾区学生魏佳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批学生已完成在校理论学习和实训课程,一次性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在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的帮助下已定向学习。
加强各项民生资金的安全管理
市劳动保障基金监管部门在对各项民生资金开展监管工作时采取了“数据联网、重心前移、业务下沉、部门联动”的工作方式。通过数据联网审计,把重心放至对前台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上,各项内审工作由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同步开展,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切实管理好、使用好百姓的“活命钱”和“救命钱”。
县市联动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零距离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向县(市)的延伸,并实现全覆盖,全市在册咨询员已达32名。今年1-11月,苏州12333呼入总量为652613,接通率为84.1% ,回访满意率为98.8%。
点燃创业激情营造良好氛围
今年5月至6月,市委宣传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苏州市首届市民创业大赛。参加决赛的6名选手分获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金。之后,吴江、张家港等市也相继举办了市民创业大赛,昆山市每个乡镇都开出了至少一期的GYB培训班。同时,市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苏州市民创业电子杂志》,至今已为市民推介项目77个,介绍创业人物15位。
足不出户社保网上轻松申报
今年1月,我市社保经办机构向市区各参保单位全面推出了“苏州市社会保险网上申报系统”。参保单位在线申报时,只要鼠标一点,社保中心就能即时收到上传数据,并返回申报结果。社会保险网上申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参保单位提供了快捷、安全和人性化的网上业务处理平台。目前,苏州市区共有27万人签约加入网上申报系统,占苏州市区参保人数的50%。目前通过该系统,已成功实现21万条申报记录。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